返回
教学督导表扬的优秀本科课堂|第十期
2025年01月20日
Aa字体:


教育数字化背景下,人才培养逐步从单纯的知识传授思维训练和能力培养为主转变,课堂教学随之逐渐由传统式讲授向启发式、探究式、互动式等多样化教学方式发展。教师们通过运用各种数字化教学工具和资源,设计更加生动、有趣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和深度学习的兴趣,帮助并引导学生增强创新意识、批判精神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本期我们推荐的优秀本科课堂是一门非电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电工技术基本技能,从而为发挥电工技术在相关领域的应用奠定基础。

 

课程名称:电工学A(下)

授课教师姓名:陈亦文副教授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授课时间2024年春季学

推荐督导员忠辉

 

陈亦文老师讲授的电工学A(下)课程,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1.备课认真,课程内容娴熟,讲课生动有激情,能够以清晰、流畅、生动的语言将复杂的理论知识简化。在讲述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内容时,注重思路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相关知识点。利用图解法,在晶体管特性曲线上标出直流负载线与交流负载线的变动情况,分析各个电压和电流分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把交流负载线与直流负载线的关系与区别描述的清晰到位。不仅准确地阐述了知识点,还能够有效结合工程实践图例,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2.教学策略有创新性,善用启发思维与互动教学。授课中巧妙融合启发式与案例教学法,有效地激发学生思考和参与热情。在讲述静态工作点对放大电路影响时,适时设问引导学生参与讨论静态工作点与放大电路各部分电压与电流之间传输关系,分析输出电压失真的本质原因,让学生深入理解合理设置静态工作点的重要性。

3.教学资源高效配置,知识结构清晰明确。PPT内容丰富、板书工整。讲解过程PPT演示与板书配合得当,充分利用板书对PPT的内容进行扩展与补充,将重要知识点提炼展现。

4.工程应用与课程思政融合,重视视野拓宽与思维培养。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教学中,培养学生爱国情怀。

教案设计


 

阅读: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