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中国科协与教育部联合印发《“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行动”实施方案》指出,要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将价值引领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用新时代科学家精神铸魂育人。弘扬科学家精神既是广大教师的职责使命,也是引领教学改革与科研创新的重要抓手。
本期督导表扬的优秀课堂是化学学院开设的专家系列讲座课程,授课教师遵循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要求,在提升学生科学思维,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方法的同时,将科学家精神融入课程教学和育人过程。
课程名称:专家系列讲座
授课教师:吴舒婷副教授(化学学院)
授课时间:2024年春季学期
推荐督导员:王晨
推荐理由:
化学学院吴舒婷老师讲授《专家系列讲座》课程,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1.课堂教学氛围良好。任课教师上课有激情,条理清晰,语言流畅,有亲和力。讲课过程中,任课教师主动走近学生进行提问和交流,增加学生课程参与度,形成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PPT课件与课堂板书紧密配合,衔接自然,全面展现教学重难点,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激发。
2.课程内容具有创新性与高阶性。任课教师重视课程教学的创新性和逻辑性,在讲解阻转异构、对映异构等基础知识时,能够积极引入前沿知识和最新文献,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拓宽学生视野。此外,教师结合多个真实案例和自身科研实践经历帮助学生全面梳理学科发展脉络,增加知识的深度和广度,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3.课程思政效果显著。任课教师结合唐本忠院士发表在《New Journal of Chemistry》期刊上的关于手性阻转异构化合物案例等,让同学们感受科学发现的意义、科学研究的价值以及科技创新的魅力,感悟科学家们开拓创新、勇攀高峰的治学态度和潜心研究、集智攻关的协同精神。
课程教案设计
阅读: